邱清泉
邱清泉(1902年1月27日~1949年1月10日),原名青錢,字雨庵。漢族,浙江永嘉蒲州(今屬龍灣區(qū))人。出生貧寒,1925年9月黃埔軍校二期工兵科畢業(yè)。1934年留學于德國柏林陸軍大學。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(追贈)。1947年任國民黨整編第五軍軍長。邱清泉性格狂妄,作戰(zhàn)指揮風格大膽,別號“邱瘋子”。1948年春,參加圍攻魯西解放區(qū),遭受沉重打擊。1948年參與淮海戰(zhàn)役,11月駐守徐州,12月棄城西逃,在河南東部徐州蕭縣被華東野戰(zhàn)軍第1縱隊包圍。隔年1月10日在陳官莊突圍不成,兵敗自殺。
中文名:邱清泉
別名:邱瘋子
國籍:中國
民族:漢族
出生地:浙江省永嘉縣蒲洲鄉(xiāng)中埠
出生日期:1902年1月27日
逝世日期:1949年1月10日
職業(yè):軍人
畢業(yè)院校:黃埔軍校二期生
信仰:三民主義
主要成就:1939年 獲昆侖關大捷
1943年1月 任第五軍軍長
1948年9月 晉升陸軍中將
1948年10月 任第二兵團司令官
1902年 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縣蒲洲鄉(xiāng)中埠(現為溫州市龍灣區(qū)蒲州鎮(zhèn)),原名青錢。
1908年 就讀基圣小學。
1910年 入縣城高等小學就讀,以第一名畢業(yè)(應為現溫州市鹿城區(qū)廣場路小學)。
1912年 “五.四”時發(fā)起并參加永嘉膺符區(qū)青年聯(lián)合救國會。
1916年 與同鄉(xiāng)黃氏夫人結婚。
1921年 以第二名畢業(yè)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學(現位于溫州市甌海區(qū)的溫州中學),畢業(yè)后擔任家庭教師并準備大學考試。
1922年 考入上海大學社會系,校長為于右任先生。
1923年 生子國賢。
1924年 7月至廣州投考黃埔軍校(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)第二期工兵科。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叛亂和第一次東征。
1924年 8月黃埔軍校第二期舉行學生入學典禮。
1925年 1月6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生總隊、第三期入伍生第一營及教導第一團、第二團編為校軍,參與東征。
1925年 2月15日淡水之役。
1925年 3月13日棉湖之役。
1925年 4月13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(zhí)行委員會議決,以校軍教導團成立黨軍。
1925年 6月13日黨軍由潮汕回師廣州,驅走楊希閔滇軍、劉震寰桂軍。
1925年 9月6日黃埔軍校第二期畢業(yè)。
1925年 9月28日國民政府下令第二次東征,任第一縱隊第一師工兵隊少尉排長兼任連黨代表。
1926年 1月,任改制過后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軍校入伍生工兵營第三連上尉連長,配屬第四軍第十二師張發(fā)奎部作戰(zhàn)。
1926年 8月18日,強渡汨羅江,指揮架橋。9月開掘地道圍攻武昌,武昌于10月10日克復。10月續(xù)向江西推進,于贛江架設木橋,供部隊渡江。11月7日攻克南昌。清泉賦聯(lián):“壯志手中三尺劍,雄圖胸里十萬兵。”
1927年 1月,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工兵大隊第一隊上尉連長。
1927年 5月,寧漢分裂,遭共黨關押于軍校禁閉室,十余天后逃往南京,又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特工人員關押,后以書信報告總司令后獲釋。6月,調為總司令部訓練處少??茊T。11月,調為總司令隨從參謀。
1928年 4月,任第九軍第三師補充團第三營少校營長,駐南京棲霞山。
1928年 12月,升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學生隊中校隊長。
1929年 2月,調任第二師直屬工兵營中校營長。
1929年 6月18日,與葉蕤君小姐結婚。
1930年 3月,第二師開拔洛陽參與中原大戰(zhàn)。10月,進駐潼關。
1930年 生子國渭。
1931年 4月,升任第十師第五十九團上校團長,駐江西南昌。
1931年 8月,赴漢口擔任豫鄂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政治訓練處訓練科上??崎L。
1932年 兼任江西廬山軍官訓練團工兵組組長,講解碉堡戰(zhàn)法。
1933年 11月,升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政治訓練處少將處長。
1934年 5月參加留德考試,名列九人中的第一名。7月前往德國柏林陸軍大學攻讀,先至工兵專門學校接受半年入伍訓練。
1935年 10月完成工兵學校專業(yè)訓練,進入德國陸軍大學。
1937年 5月畢業(yè)回國,并撰寫留德報告,建議現代化國防軍的建設。任教導總隊參謀長,參與淞滬會戰(zhàn)及南京保衛(wèi)戰(zhàn),城陷,至次年2月方行逃出。
1938年 3月,任陸軍第二OO師少將副師長。5月,兼任突擊軍第一縱隊司令,以戰(zhàn)車營為主,編配工兵營、裝甲汽車隊、高射炮隊、摩拖搜索隊、戰(zhàn)車防御炮隊及步兵營,編入第一戰(zhàn)區(qū)司令部戰(zhàn)斗序列。10月,任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。
1939年 12月,率新編第二十二師參加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將軍指揮的桂南戰(zhàn)役,血戰(zhàn)昆侖關。這次戰(zhàn)役共殲滅日軍5000余人,是國民黨正面戰(zhàn)場自武漢失守以來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
1940年 5月任第五軍副軍長, 9月,任軍委會委員長侍從室參議。
1941年 3月任軍訓部第十六補充兵訓練處處長兼重慶第三警備區(qū)司令。
1942年 任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副主任。
1943年 1月任第五軍軍長。
1945年 冬,駐防昆明,下令鎮(zhèn)壓學生運動,造成“一二一”慘案。
1947年 10月任整編第五軍軍長,參與戡亂戰(zhàn)役。
1948年 9月22日,晉升陸軍中將. 10月,任第二兵團司令官。
1949年 1月10日,在淮海戰(zhàn)役(徐蚌會戰(zhàn))中與杜聿明一同在陳官莊突圍,后被解放軍沖散,在陣地上自殺殉職。時年47歲。1月19日,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上將,發(fā)褒揚令明令褒揚,并追贈武官最高榮譽獨立自由勛章。